<tfoot id="ouu4w"><rt id="ouu4w"></rt></tfoot>
  • 
    
  • <bdo id="ouu4w"></bdo>
        <cite id="ouu4w"><table id="ouu4w"></table></cite>
      •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云計算-詳情

        諸暨市應店街道: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點亮共富路|環球快看

        2023-06-15 19:04:03來源:新華報業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十店線兩旁的綠化帶上,不時有村民忙碌的身影,清除雜草、培土施肥……這是崇柱村強村公司——諸富園藝有限公司今年首個承接的勞務外包項目,而忙碌的村民們都來自崇柱村。

        自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工作開展以來,諸暨市應店街道發揮地區優勢,以推動農文旅融合為目標,以小微項目為抓手,推進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吸納村莊剩余勞動,形成旅游資源與勞務資源雙重開發的新格局。

        諸富園藝成立于去年5月,此次承接的“美麗應店街”花海項目總投資 25萬元,主要涉及鎮所轄主干道路、高速出口、海歸小鎮等裸露、閑置地塊的花海培植與養護,總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據該公司副經孟振兵介紹,從年初土地平整,到現在花海成片,已有不少村民主動加入村“勞務資源庫”,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為閑置勞動力帶來了額外收入。村民章秀春覺得,在村子里面就可以務工,老年人既能活動筋骨,還能賺到錢,一舉兩得。

        盤活閑置資源,壯大集體經濟。諸暨市應店街鎮農業農村辦主任趙堅表示,目前應店街全鎮強村公司已經達到70%的覆蓋率,涵蓋園藝、環境衛生保潔、污水整治等不同領域。“經過強村公司的運作,首先帶動村里剩余勞動力能夠參與鎮域治理當中來,強村公司通過外包服務,也可以增加村級經濟集體收入,此外,村莊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隨著應店街鎮“強村公司+社會資本”“強村公司+文旅產業”“強村公司+電商直播”等多元格局成立,深深地推動了應店街鎮的農文旅融合。 “在非遺‘黃公糕’共富工坊的規模效應下,黃公糕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我們在杭州、紹興等地開了6家連鎖店。”諸暨市紫閬黃公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苗法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非遺“黃公糕”共富工坊整合了小、散、遠經營主體45家,通過規范生產、統一價格、憑資認證等管理模式,對符合要求的黃公糕進行統一品牌化銷售,帶動周邊30余戶農戶以最小成本共享資源,背靠“大樹”乘涼。

        “除了充分挖掘非遺項目,我們還依托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重點村保護利用項目,對明清古街7棟古建筑進行招商引資,形成商業業態,提供就業崗位,促進集體增收。”紫閬村村書記徐建校說。

        此外,諸暨市農商行已經為應店街鎮的共富工坊建設提供金融授信2000萬元。其中成立了“文旅懸嶺”共富工坊的洋漁山村,結合村“胡公文化”“懸嶺文化”“將軍文化”等人文資源,利用古跡游步道、胡公殿、清廉教育基地,形成了數條旅游路線。同時,該村依托東西部協作,還與四川沐川縣強村公司開展“魔芋”產品深度合作,以“西部賣好產品、東部賣好價格”為目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致力實現兩地共富、多方共贏,是諸暨市應店街鎮農文旅融合的成功例子。

        下一階段,諸暨市應店街鎮將組織開展“一村一品”項目結對活動,30位年輕干部分組結對村級共富工坊項目,通過駐點調研、方案設計、共富賽比等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創意。

        “以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為契機,我們還計劃開展系列共富工坊‘手藝’傳承培訓活動,邀請本地有帶富成效的黃公糕、竹編、根雕行業‘土專家’開展共富技能輪訓,由村社摸排剩余勞動力參加培訓,幫助提升就業技能。還將與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專業團隊合作開展電商直播課程,組織共富工坊負責人參加培訓,實現全面提升,促進共富。”應店街鎮黨委副書記李慧芳說。(余承奇)(圖片由諸暨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提供)

        標簽:

        上一篇:V觀財報|*ST三盛收關注函:財務管理獨立?實控人認定準確?_天天播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