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ouu4w"><rt id="ouu4w"></rt></tfoot>
  • 
    
  • <bdo id="ouu4w"></bdo>
        <cite id="ouu4w"><table id="ouu4w"></table></cite>
      •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IT-詳情

        新西蘭新舉措引爭議:老鼠滅絕生態影響?

        2023-07-11 01:11:33來源:Hi科普啦

        CCTV4國際中文6月29日報道, 近日,為了保護本土鳥類,新西蘭首都惠靈頓發起了一場滅鼠行動。

        志愿者們用老鼠愛吃的美味食物進行誘捕,同時在其經常出沒的地方放置了紅外警報器,監控老鼠的位置并將其傳輸到網上,以便隨時抓捕。


        (資料圖片)

        “如果有任何老鼠出現,我的計劃團隊就知道他們需要把資源用在哪里。”惠靈頓無掠食者組織負責人詹姆斯·威爾考克斯(James Willcox)說。

        據報道, 新西蘭計劃旨在到2050年消滅當地所有老鼠 ,目前正在對滅鼠行動進行試點活動,如果達到預期將推廣到全國。

        這聽上去似乎是一件很離譜的事情,并且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

        那么,你覺得能成功嗎?

        掠食者滅絕2050

        “Predator Free 2050”(掠食者滅絕2050) 計劃是新西蘭政府為了保護本土生態而推出的一項重大計劃。

        該計劃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 消滅 入侵 的哺乳動物 ,這些動物包括老鼠、鼬科動物和負鼠等掠食性哺乳動物。這些入侵的哺乳動物對新西蘭的本土生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它們獵食鳥類、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導致本土物種數量大幅減少。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當地政府、學術界和社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控制和根除。其中包括使用毒餌、捕鼠器、DNA技術等等。

        政府還向社區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以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控制掠食性哺乳動物的行動。

        “Predator Free 2050”計劃的實施面臨著許多挑戰。

        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控制和消滅那些難以捉摸的掠食性哺乳動物,例如貓和鼬科動物。這些動物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和適應性,它們可以在山區、森林和草地等各種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存和繁殖。

        此外,如何在不影響其他生態系統的情況下實現根除目標也是一個難題。在控制和消滅掠食性哺乳動物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其他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性,以避免對本土生態系統的不良影響。

        盡管面臨著許多挑戰,但“Predator Free 2050”計劃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

        隨著技術和資源的不斷進步,相信該計劃將會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進展。

        保護鳥類,還是留下老鼠?——新西蘭滅鼠令引發的爭議

        自從新西蘭的滅鼠令頒布以來,網上的爭議一直不斷。

        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當地的鳥類,但是是否應該徹底消滅老鼠,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意見并不統一。

        有人認為,存在即合理,我們不應該消滅一整個物種,而且這是一件很難辦到而且殘忍的事情;而另一方則堅持認為,為了保護當地的珍稀鳥類,必須消滅老鼠。

        保育研究員韋恩·林克萊特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過去150年中,新西蘭對于兔子、鹿以及其它有害物種的消滅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他補充說, 消滅那些有智慧、有感知能力的生物是不可行的,而且在道德上也是錯誤的。

        “我們曾調動了大量的資源和民眾的熱情,但卻實施了極其殘酷的行為。我們無法忽視這些動物的痛苦,應該反思我們的做法”。

        而為2050年計劃提供大量科學支持的生物學家詹姆斯·拉塞爾(James Russell)認為, 新西蘭人集體決定犧牲一些物種來拯救另一些物種是正確的選擇 。

        他說:“老鼠已經給當地鳥類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如果老鼠不消失,那么消失的將會是生活這在這里幾千萬年的鳥類”。

        “而且現在反對根除的聲音減弱了,人們都熱情高漲,并且之前已經也有過成功案例了”。

        例如,二十多年前的坎貝爾滅鼠大戰。

        坎貝爾島是澳大利亞西部的一座小島,面積約為17平方公里,位于珀斯西南約150公里處。

        2001年,一個由五架直升機和兩艘輪船組成的小型作業隊伍,帶著132噸老鼠藥“溴鼠靈”抵達了坎貝爾島。滅鼠負責人叫作彼得·麥克勒蘭德為, 為了這次“出征”,他已經整整準備了五年。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硬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因為只要坎貝爾島上的巖縫里留下一只懷孕的老鼠,未來的無鼠環境、滅鼠者們的生涯乃至納稅者們的200萬血汗錢統統會付之東流。而這些老鼠是200年前 海豹獵人 們無意中帶來的。

        幸運的是,他們成功了,生活在坎貝爾島的二十萬只老鼠被消滅的一干二凈,此后坎貝爾島的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原貌。鳥類種群開始恢復繁殖活動,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新西蘭的老鼠:入侵者席卷鳥類的國度

        新西蘭,這片被譽為鳥類的國度,曾經是一個遠離老鼠的凈土。

        在8500萬年前,新西蘭從超級大陸分裂出來時,由于當時環境條件的限制,哺乳動物還未在該地區繁衍生息,因此在當時這片土地上是不存在老鼠的。

        然而,13世紀的荷蘭人的到來,帶來了一只小小的 入侵者 ——老鼠,從此改變了新西蘭的生態格局。

        物種入侵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因為一旦到了一個新環境,沒有天敵的壓制,就會迅速繁衍,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有的還會帶來一些傳染病。

        新西蘭人對老鼠的討厭程度一點都不亞于中國人對 入侵物種福壽螺 的討厭,雖然一部分中國吃貨以往對待入侵物種的態度都是:沒有什么是不能端上餐桌的。然而,福壽螺絕對是個例外。

        它瘋狂繁殖,不僅對稻田,植物有嚴重的破壞力,而且還攜帶并傳播一種名為“血吸蟲”的寄生蟲,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造成了很嚴重威脅。

        第一只老鼠是如何來到新西蘭的?

        據歷史記載,1769年,英國船長詹姆斯·庫克率領的船隊抵達新西蘭的東海岸,這也是歐洲人首次正式登陸這片土地。

        在庫克船上,有一只老鼠偷偷潛入船艙,成為了第一只來到新西蘭的老鼠。 這個小小的入侵者并沒有引起船上人員的注意,它靜靜地降落在新西蘭的土地上,不久后開始了自己的繁衍和擴散。

        老鼠的到來給新西蘭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幾維鳥,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面鳥之一,也是新西蘭的國鳥,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的繁衍生息了數百年。

        然而,這片寧靜在一個夜晚被一群不速之客打破。

        這些名為老鼠的入侵者具有驚人的繁殖速度,它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自己的種群,并且開始覬覦鳥類的蛋和幼崽。

        它們瞄準了幾維鳥的大型鳥巢,悄無聲息地逼近巢穴,用鋒利的牙齒輕易地咬碎這些寶貴的蛋,還將剛剛孵化出來的幼崽也活活咬死,成為它們的食物。

        毛腳雞也無法幸免于難。它們是無法飛行的鳥類,依靠著強健的雙腿在地面上奔跑。盡管鳥爸鳥媽奮起抵抗,保護孩子,但是侵略者數量太多,它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掠奪者“滿載而歸”。

        整個新西蘭的鳥類世界都被老鼠所破壞,森林里再也沒有了婉轉動聽的歌聲,取而代之的是凄厲的叫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鼠逐漸占據了新西蘭的生態系統,而當地的鳥類卻遭受了巨大的摧殘,數量急劇下降,甚至有的還瀕臨滅絕。

        不過,新西蘭人并不甘心任由這一局面持續下去。他們采取了積極的行動,致力于消滅入侵的老鼠,以恢復當地的生態平衡。

        如今,新西蘭的滅鼠計劃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消滅所有老鼠,一只都不留 ”或許并不是天方夜譚。

        或許還有人覺得消滅老鼠是破壞了生態鏈, 但請別忘了,老鼠是新西蘭的入侵物種,原來的新西蘭是沒有老鼠的。

        對待入侵物種,一定不能仁慈,不然就是 對本地生物的不負責 ,那才是真正的惡!所以我國在對待外來入侵生物方面也非常嚴肅!

        那么,接下來的二十幾年,讓我們一起去見證新西蘭的成功吧。

        標簽:

        上一篇:在日本開設聯絡辦事處?北約推遲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