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義之名 武昌首義學院加快推進高質量內涵發展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林杉 通訊員魏雪霽)以首義之名,奔赴星辰大海。建校23年來,武昌首義學院將“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融入學校建設發展的血液中,肩挑重任,在快速發展中創下多個全國高校之首,成為名副其實的首義之校。站在新的起點,首義之校散發著獨有的魅力和魄力。
近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走進武昌首義學院,專訪該校教務處處長張小菊和科學技術處處長、校企合作辦公室主任胡容玲,探尋學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特色路徑。
【資料圖】
堅持實踐育人 強化內涵建設
“我們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也在持續探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張小菊介紹。
辦學之初,武昌首義學院定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辦學實踐中,一方面,堅持本科培養規格,夯實學生理論基礎,掌握專業知識體系和方法;另一方面,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強化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
學校不斷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大力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不斷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自2015年開始,學校與華為、中軟、騰訊等企業先后共建了3個產業學院、18個新工科專業,包括11個本科專業和7個專科專業。
深化產教融合 推進轉型發展
去年6月16日,該校與華為云、中軟國際簽訂武昌首義學院—人工智能—華為云人才培養中心合作協議,共同培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人才。中心在華為深圳全球總部揭牌。同日,學校與騰訊公司、武漢厚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騰訊云產業學院。
多年來,為了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武昌首義學院以企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人才培養模式轉型,2014年正式啟動“應用技術型”高校建設方案,不久即獲批成為湖北省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為了實現全面轉型目標,學校始終堅持以校企合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校領導帶隊參與,常態化組織干部和教師團隊到新技術企業考察調研,并授權學院結合各自學科專業特點和新興產業人才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全方位推進引企入教。
隨著引企入校工作不斷深入,合作企業與合作內容不斷增加,學校校企合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并專門設立了校企合作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校企合作項目的協調、組織和質量管理。這一機制創新,給校企合作迅速走上快車道提供了有利條件。
近年來,武昌首義學院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產教融合相關文件精神,主動對接地方產業行業,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與多家企業開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聯合育人項目。部分共建專業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華為云特色班的一次性就業率達到100%。
與此同時,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于2016年、2017年先后獲批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通過教師把科研項目融入教學,吸納學生進入科研團隊,把科研項目融入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畢業實習,讓學生真正參與科研項目、參與創新,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標簽: